前几天打算写一个关于文艺的文章,主要想谈谈人们对于文艺的一些过于偏激的现象,像愤青们看待好多国家问题,好多无端地被外国势力洗脑,总偏颇地认知电影、音乐(其实更多的人听音乐只是沉浸旋律或是感同身受的歌词,并不是懂音乐,说到更加细妙的技巧、多重叠音的震撼,不是简单的随机听听能懂,也不会了解作者的心态与意味),在几个人的影评或是某些心情的相遇中产生一个极为边缘的认知感觉。现在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对于电影的感觉;能够做到一种客观全面的认知是很难的,特别自己也不是特别了解电影创作过程与电影技术,完全业余的想法写在最前面来告诫大家,目的只是唤起大家相关的思考,能够扬弃,更能体会电影的奥妙。
无论是什么作品,都是在传递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思考,或是创新的灵感(有些人叫人生观);无论是读书还是看电影,或者是听音乐,我们都让自己在思考或是放松。人存在的过程,就是在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存在性,为了向世人或是整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或是行为,另一种说法就是作者总是通过音乐、视频、或是绘画等多方面形式展露出自己的内心趋向,自己的思考认识,还有对观者,听者的引领达到意识的扩张,像自私的基因般力图更多自己的复制品,也是在宣告自己所拥有的广袤领地。同时接收信息者,在转化这些信息,有两种极端状态:一种是接受者只是消遣闲暇时间,或者接受着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所有这一切便只是笑笑或是通过感情宣泄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而已;另一种是让你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觉,去思考主人公的特性与急于了解他的未来,同时自己也在权衡自己现实世界和理想之间的矛盾,甚至你会发现一些共有的东西,想去总结,梳理,然后完整,并将导演或是作者的观点或是意图融合在自己经历构建的认知体系中去。
而视频的独特性在于融合了的声光电,所以电影也是文字(或是思想)在图片与声音上的舞蹈(当然视觉冲击与特性表现就没有绘画那么强烈或是细腻,集中于时间魔术效果)。这里也不得不说电影与文字的区别。虽然说有些感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们却在斟词酌句地展现细节的东西,将心中畅想的一个宏伟的画面用好几十页的文字展现(可能有些人会怀疑,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去表达,那些特别的色彩总会夹杂着你内心深处的记忆,像某个曲子想起让你想到一个亲密的人,这些玄妙的东西你会像油画般进行一层层渲染),甚至某些感觉作者直接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说出来,或者进行文化背景的旁白,或者是一个人固有的自我色彩定位。总之文字的汇合,去展现唯一存在过美好的东西,总会将许许多多的感觉压缩(我以前也说过,著说选词的过程和你从小到大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所以无意中你的细节表现出了你的特性,同时这些特性也导致你的认识从这个中心散发开去),然后迸发出自己难以瞬间接受的感觉,只能赞叹。文字与电影都可以实现时空的变迁,但是电影却不能对某个画面定格,这也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是实现文字通过在时间上铺陈画面与声音(这里不得不说《后会无期》对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公路边开满了名言警句),现在的电影也一直在探讨时空变迁方面的事:一种是硬时间变迁,就是真的回到过去,改变原有时间的事件继而产生连锁反应,但不改变物理学意义上的“原时”),如科幻片;另一种是使用蒙太奇手法,将一个故事支离破碎,你只有看完整个电影才会理解,如《恐怖游轮》,《心花怒放》——但是绝对不会出现不符合人们认知常识或是凌乱的逻辑,不然只是一团闹剧而已。电影努力想要营造的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逼真模拟(基于从原来2D黑白,到2D彩色,再到3D彩色,及现在所谓的4D、5D(在原来三维的基础上加上风吹、花香、及座椅的摇晃等电影所经历的变迁史,设想未来可以实现穿戴模拟现实与空中3D投影技术普及(这两个的区别是:一个是自我感官的身临其境;另一种是对象或是思想的第三视角的表现。))),记得曾描述第一部电影播放时,一列火车从黑白屏幕里向观众开来,好多人吓得逃窜,现在的电影真实性越来越强,故事内容也更容易吸引观众互动。文字依然是文字,很简单,但是细腻而抽象,让人陷入思索深渊;电影技术一直在吸收新的科技实现感官真实性,却在短短的时间里,产生许多应接不暇的“伏笔”、“暗示”,观众很难完全捕获,更不可能一次性理解。所以可以说电影是一本书的缩印,让人们迅速了解剧情,同时给人留下初步印象,当看了别人细致的评论后,继续细看,才发现导演细节的处理,与故事复杂的逻辑。书可以看无数遍,电影也可以看无数遍,但是书会让我们越看越丰富,而电影会让我们越看越贫乏(文字的抽象给与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构想出自己心目中的主人公,在时光的雕刻中会越来越美;电影的真实化,让很多美好的形象会瞬间崩溃(这也是很多人说小说拍成电影后毁了一部小说),同时随着时间流逝,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抑制你自由的想象,让一个绚丽的故事贫乏。)。或许真的电影的表现方式越来越真实,但是人们当认识到这只是一部电影,一切都会苏醒到生活,也注定这部电影的失败。唯有那些将导演的信仰或是意图(或者说是作者)强加到观众身上,让他们彻夜难眠,然后顿悟的电影才是精品。当然我并不是在贬低文字或是电影。
曾有人说,相对读书、电影,他觉得音乐更能深入到他的内心。当然和每个人的感官,或是信息接收成本,或是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ZHC说过,在音乐界,相对于诗歌届,朴树是北岛,汪峰是海子,许巍是顾城。我也说过,“慢慢的,你就会明白,在你向现实的节节屈服中,你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人:我遇到过许巍,汪峰,朴树,羽泉……在他们的歌声中,发现他们也存在过你的各个阶段。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或是生活,或是现在的学习,以后的婚姻,或是未来的工作,以及都曾经有过的梦想。即使你坚持多远,依然还是在所有人的进程中,你也不要气馁,不要觉得特别,使自己快乐就好。”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歌的特定含义,那么成为电影插曲的意图也不得而知了,就像《后会无期》中的《女儿国》,别人给我说起这是西游记《女儿国》里的插曲,同时我也记起来了西游记原班人马20年重聚首朱琳(女儿国国王扮演者)对徐少华(唐僧扮演者)说:“自女儿国一别21载,御弟哥哥别来无恙?”。说者无心,听者无心,一切便当作调揩一笑而过;说者有心,听者无心, 可亏了他的一片深情;听者有心,说者无意,便亏了他的枉做多情;说者有心,听者有意,虽为人和,却陷入了踌躇的抉择里……我也忘记了自己说过了多少有心的话、无心的话……很多的故事发生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就像离别我们并没有好好告别便已启程。音乐,相较于文字可能更加抽象,只有心有灵犀,才能感同身受。现在的我不太喜欢聒噪的摇滚了,而比较喜欢安静的、梦想着、踏实实现着的歌曲了,可能是因为一直想得很远现在需要安静下来了。
我们不得不进行电影分类,而概括出所有电影创作来源:一种是先有创意,或者说潜意识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或是某种主义,然后生活中的故事无意识的串起来,编剧出电影,如《超脱》;一种是基于已有的小说,将它呈现出来。但是归根到底,我们可以说电影的目的就是将人们的创新、认识观、世界观等等真实地展现出来,并力图让没有类似经历的人感同身受。
当然,看电影的人很多是消遣,比如贺岁片,或者只是脑中过一场风暴去除掉几天的疯狂与无聊而已。真正去看电影,去思考,去发现,你会发现很多人只是了解剧情而已,跟着剧情悲悲笑笑,比如看《少年PI的漂流记》,不知道多少人看到了第三层故事,涉及到残暴重口味的家庭伦理问题,看《海上钢琴师》,反思自己是否也有某方面的坚持,面对人潮人海你是否独特下来。当然电影娱乐是一方面,给我们休息、缓慢思考的机会,释放自己的压力;它还有其他好多益处。
前面说过,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成功传递了作者(导演)的意图,同时也折射出了复杂的世界。所以看电影第一个好处是,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异质文化,同时全面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变迁与演化(当然这个说的太空洞了,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让自己行为在世界文化圈内有一个宏观定位,不至于自己矛盾自己的行为可行性与准确性)。看电影的第二个好处是,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或是信仰,看过《达芬奇的密码》的人会知道,这里面讲的是基督教徒与耶和华见证人之间的斗争(耶和华见证人虽然算基督教,但是他们不信仰唯一真神,三者并不是如传统基督宗教所认为的“三位一体”之神);而看过《云图》的人可以发现作者想给我们传递“Our lives are not our own. From womb to tomb, we are bound to oth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by each crime and every kindness, we birth our future”,这些话和佛教轮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我也相信即使没有宗教,我们每个人应该相信人与人的存在,特别是有缘认识的,关系密切的都是前世(佛教)或是上一个状态(物理学)的延续,当《Gattaca.1997.千钧一发》主人公爬上火箭时说:“For someone who was never meant for this world…I must confess I’m suddeniy having a hard time leaving it.Of course,they say every atom in our bodies was once part of a star.Maybe I’m not leaving.Maybe I’m going home.”在圣经里面又说,死终归尘归尘,土归土。我相信人的自由性,我的细胞、我的身体拖拽着我的意识,让我来到这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强因果关系的事件,虽然很多东西不可控制,但是抱着自然处之的心态。
当然,电影在了解社会心理学(其实很多人都对社会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感兴趣)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可以说一部电影,一种选择,一个人生,一种命运,正是浓缩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状态。下面以几个重要的方面来简单说明。
人性。人是具有神性,理性(人性),诗性的,但是也有兽性(贪欲)的。现在的人类环境,并没有完善的人性测度与控制制度;现在主要依靠成文法律与自然法(不成文,更多是道德约束)。在日益激烈的生存压力下,人们都在竭力实现自我的生存保障,所以为了自己的保障或是欲望,很多人会无视人性,触及法律的灰暗地带,甚至依仗权势,凌辱他人权利。
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危及到自己的利益或是生命,人将会磨灭人性,完全兽性。关于这方面的电影很多,《9人禁闭室》《异次元杀阵》都在阐述了人在保障自我利益过程中抛弃队友,失去怜悯的心,这种自我恐惧中,导致自己极力维护自我利益,而无视他人生命,甚至为了自己生存下来去吃掉同在海上漂泊的生病的船友。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第一个故事里的人与虎,是第二个故事人性与兽性之间天人交战的投影,Pi不愿正视吃人的现实,只得一分为二,变成人与虎的奇幻漂流(当然还有人认为这个故事中含有第三层故事,自我生存的意念无视生命,磨灭伦理,杀父食母(人型的岛与花中的牙齿))。看到这类电影,我们更多是在观看的时候恐怖,但是在生活中几乎绝大多数人会为了自己生存而无视人性,只不过程度各不相同。孔子很早就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一个生命在感知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他必然会竭力维持自己生存(当然为了自己的信仰舍生取义是另一种层次了),兔子急了咬人也是这个道理。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人相食”的人间惨剧,据说在大饥荒期间也几乎发生,周恩来对毛主席说蜀地已经快发生“人相食”的惨剧了,不能再调出粮食支援北京,上海大跃进了,不然就记载在史书上,成了千古罪人了。特别是在危机环境中人们努力维护在已有条件下自己的中上水平(比如三个人,两个人可以活,在不确定结果中,他希望自己能活下来即使付出一定代价也可以)(这种论点已经很客气了,甚至“聪明”的当局者以之发国难财,现实中的美国便是如此)。在《死亡游戏》,被封为警官的一组,如果能够不去放纵自己的些许权利,展现出自己比另一组人稍高的“地位”,能够一直以罪犯同等的身份与另一组相安,那么就很可能使这个游戏成功。
另一方面,人的贪欲也是没有极限的。
世界上有着多个宗教,每个宗教的教义皆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将控制人的欲望作为其目标之一。人没有欲望,社会无法发展。人太多的欲望,则让世界充满纷争,也让人类社会与人本身烦恼不尽。贪欲是人最容易萌发也最易主宰人类行动,人心一生贪念,恶魔即在人心中扎根并蔓延,人即会走向疯狂走向毁灭。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摘自《十三》影评
我否定宗教的原因是宗教存在先天性条件不是绝对的,而非宗教的工具性:宗教的存在,不是工具性(不是为了维持这个世界的“表象和平”,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圣体显灵”),而是自我相信,自我不得不去坚持的东西,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永无极限》讲的是一种药剂可以提高脑思考效率但是易成瘾,主人公对于财富、权利的需求,而精心策划自己源源不断的药源及未来,对于人性的考量还不算重口味只是杀人饮血。就像好多精彩通过指数级奖金吸引参赛者来竞猜,现实中的考验多是通过不断深化的人性忍耐度,《十三宗罪》就是一个经典的电影。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平等,为了调和有限物质与无限欲望,便需要法律。法律,是多数人的契约(契约可以是一群对等对象的,也可以是两个对等对象的,约定也可以是两个或是更多对等对象的(一般意义上而言,由于阿罗悖论,人数越多的体系越不稳定。)。法律是一群对等对象妥协后的契约,而约定是来自一群对等对象的自愿行为。契约与约定的建立只存在于对象对等间,同时不受限于已存在的多人契约或是约定。),虽然在多数人暴政下,会磨灭个体文化的特异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守:强权者需要更多的权利与消费,这算是与他们的资本与能力对等;压迫者会站在多数人的立场来维护自己的本有权利。人与人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在于不仅仅有物质关系,还有情感关系,而这些关系也是极不稳定,波动不停的:这也是社会的稳定需要时间“沉淀”,在转化过程中,受到“旧势力”的阻尼效应(《分歧者:异族崛起》,可以算是新势力(或是特异性人群)对旧势力(或是大多数)的一次革命电影)。法律,一直强调,关系是相互的(权力与义务对等,就是你在享受权利中也有保证他人权利的义务),责任是相同的(相对性,就是一个人在环境中的影响效应和他维护这个环境的稳定性对等,简单地说,明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语言及其引起的效应买单)。
莱布尼茨以前是法学专业的硕士生,但研究兴趣非常广泛(他是无宗教信仰者)。 他的学识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数学、生物、地质、物理、机械、神学、法学、外交等领域。1677年,莱布尼茨发表《通向一种普通文字》,以后他长时期致力于普遍文字思想的研究,对逻辑学、语言学做出了一定贡献,如果有人对文化比较感兴趣,比如科学及技术与国民文化间的关系,可以看一下(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因为我在网上搜了好长时间都没找到)。
这里引入莱布尼茨是为了说明法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对等关系及矛盾解决,当达到一定的高度,必然是哲学上普遍事物关联的分析。我的想法是,混合体系中的复杂关系,及凌域(这个词语来自《以科学的名义》,指跨层次)对象间需要产生新的考量方式。事物具有连续性,性质具有相似性,以惯性性质为例,像质量是能量变化的阻尼系数;化学反应率的化学反应动态平衡的拮抗终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受过程也会出现抑制心态;面对新事物新科技的产生人群总会经历惊恐、阻止、同化、接受的过程。这些复杂的不同方面的自然现象,都是对于改变所做出的抑制、改变、适应的过程,莱布尼茨当时并没有现在严密广泛的数学。如果有足够时间用张量体系研究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及变化拮抗过程,相信会得到一些在为人治世方面的启示的。
那段日子我写完了《冷风》这篇文章,那时也主要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好想通过张量分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再通过策动力,发现力产生的流形扭曲,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摘自《大学&&朋友》
天赋与环境。关于天赋,像特异功能、超自然现象,我一直相信存在的,他们像基因变异的不确定,产生天才与疯子、智者与傻瓜的模糊地段,同时有些性质并没有显露出来而是种大众眼里的安全状态。这些存在像为我们世界注入了新的基因(像数学上出现了更高维的无关向量为矩阵增秩,像生物上后代的进化需要建立在基因突变的基础上),同时他们就像异类一样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通常人们把他们成为精神病(这里不说精神病的分类了,看过网上资料后你会觉得真个人都不舒服的)或是弱智。标准的分类社会,会与这类人产生很大的分歧,我在人人上曾转过一篇文章《迷一样的神童》,就谈过这类现象。《海上钢琴师》、《美丽心灵》、《心灵捕手》、《超脱》、《死亡诗社》、《灵异第六感》、《香水》等电影都可以看作这类天才的传奇,主人公在音乐、数学、数学、心灵洞悉、文学、灵异感知、气味等方面的独特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让他获得世界上的最高荣誉,但是迫于对于外界世界的恐惧、对于自己内心真切的渴望、来自外在的不相容性、家庭或是社会对自己喜好的压抑及来自特异能力的恐惧与外界的质疑,他们或由于外部环境压制不能真切生活,顺从自己内心、或被标为异类无法得到现实生活的同等对待而得不到真正的友谊,或由于敏锐的感知能力不能适应同时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求。
许多神童长大到青少年时期,便开始转向要求他们同年龄的友情,不再满足家庭给他们的温暖。这可能是神童一生当中特别艰难的一段时期。这些神童很可能隐藏自己的天赋,换取赢得社会的认可与接受,否则他们的努力与聪明,也许只能换来孤独。
——摘自迷一样的神童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不光他不愿意交朋友,也没有人真正想跟牛顿当朋友,结交他的人都是有目的的。人们对他只有敬畏和仰慕,并不真的喜欢他。这道理其实很浅显,绝大部分人都热衷于跟比自己傻的人待着,很少有人愿意在人精的身边衬托自己的二逼。
——摘自对牛顿的评价
我们看到从能够获得自己行使天赋的权利、适应具有天赋的人生(让别人把你当做正常人)、到选择坚持自己或是回归正常人的生活这一过程,必然受到不同的经历与不同的心理感知过程,导致复杂的心理(或是太多压抑的情感与自我保护行为)。
天赋,就是在有限中产生无限——上帝便给于这个无限的世界无穷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无穷无尽的变化与未来。正是这种有限性与无限性在天才身上的集中,导致他们在心理上有极端的心理问题。在生活中的“完美”更多是一种适应性的乔装。统一性(这一切特性是表象,在苦苦争扎生存的人中是求生技能,他们却轻易获得,然后去发现与寻找人类更复杂与更高尚、更具有远大性的人生意义->这也是道中所说的“朝问道,夕死可矣”,在人类绵绵种族延续中去创造出更加具有指向性,具有意义性的存在过程)人类共有的天赋与心理问题复杂的经历与阅历,在时间的魔术下变成一个人的性格,引诱出一个人特有的天赋。人心的向善性,与对未来的无限追求。
——摘自以前写的一段话
格雷诺耶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去追求和坚持自己的梦想,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灵魂上的单纯的追求和成功都是虚空的。即使他得到了整个世界。他永远不可能被当成一个人。
他渴望爱和被爱,但是他没有真正的爱过。他觉得孤独。饱受折磨的童年,深深的憎恨,都无法抹去他本质上的纯洁,他的内心并不邪恶。所以他感到痛苦,他无法以一个人的身份去赎罪。
——摘自《香水》影评
其实我相信人类的心理是连续的,就像智商也是正态分布式连续的,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喜欢思考的人晚上也总是矛盾于真实的,选择性的东西。而我们在标准分类体系中,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评价一个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情况,如果说生理情况大致可以用“标准浓度与标准比重”来衡量,但是心理情况则没有一个可行标准(因为很多心理医生通过病人的特别行为与问卷进行评判,但是这些现象可以通过一个高智商的人进行欺骗的,就像现在做心理问卷时,我们也很慎重地选择准确的答案,并没有按照自我情况进行回复)。同时,就像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使得自己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好多人自己都有或深或浅的心理疾病(QQ空间也曾说过:真正的朋友,有时在心理相互治愈方面,可能比亲人还重要。(我曾说过,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疾病,似乎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忘记,但我相信谁也欺骗不了自己。)。)。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进行心灵交流,获得真正的朋友来互相解救,但是很多人的内心开始是紧闭的(自我保护),能够走进去是十分不容易的,对于TA自己也十分珍惜走近TA心里的人;如果你和众人一样对待TA,TA也会用自己的天赋或是冷漠、孤独、不屑的态度对待你,紧紧地隔离这个世界,保护自己。如果遇到真正的朋友,在亲情的触不可及与爱情的无能为力中,你会受到心灵的庇护,永葆纯粹性与美好性,将见证的一生中最光明与伟大,最美好与感动的瞬间(获得心灵的洗涤与再次升华,这些东西暂不细说了)。
《香水》证明你即使让世界臣服,为你所用,但你的存在像你的无味而无存。我觉得我不懂主人公,在别人的关心之下是否改变他的性格,或是他的内心,改变他的命运。——其实他从生到死在一个人世界中冷酷着。
——摘自《冷风》
未曾被真正爱过的人,也不会用真正的方式爱别人。电影是你学习思考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自我治疗、自我救赎的方式,如果你能够真正去思考,去感受作者想去表达的某种意境或是观念,并和你从到达的相似经历进行匹配,你会发现你也曾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你遗留了,你把它们忘在了角落。
知识性。这类电影很多,当然目的很简单了,主要是传播知识。最标准的知识性电影,便是传记或是纪录片,需要导演尊重事实,保持中立态度阐述一个人的生平事件,一段历史的前因后果,一个宗教的发展及未来;还有一类是文艺类的,比如毕加索传,梵高传,贝多芬传等,通过一个艺术方面的天才向我们普及这种艺术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位天才所处的环境,及他为这方面的艺术所带来的改革;最后一种是科幻电影,特别是硬科幻,比如《回到未来》三部曲,它主要是讲未来的科技及穿越时空导致的连锁时空反应(及时空锁,时空锁就像陀螺仪的转角锁一样,一些时空改变导致不可再回原始时空)。《蝴蝶效应》、《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源代码》、《十二点零一分》都在讲述时间复迭中的连锁效应。但是现行的科幻电影,多是相信平行宇宙理论,这样便避免了祖父悖论。关于多维空间思考的电影比较少,在电影中出现也因为表现方式的局限一直莫能两可,比如《异次元》。当然那些《神奇四侠》、《透明人》,算是混合了人性与科技的思考,你可以在我上面的分析中找到对应的人性问题。在看这类电影时,我们主要是了解知识或是文化,并没有太多思考性的东西(专业外的思考)。
伦理。伦理,是人性的另一种表述,这里想说的是区别于危机状态的失去人性,也区别于特异性人群在社会中生存过程的人类遵循的默认的自然法。伦理的主要意义在于在长期演化人们潜在的做事习惯,它也会随着时代不断改变的。以恋爱为例,在希腊时期,同性恋在公民之间十分流行,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详谈了他的思考体系;而自罗马时期,基督教发源,开始盛行,同性恋被以鸡奸罪处以死刑;而现在,新教已开始允许同性恋,同时很多国家不再将其列为心理疾病——这类电影很多,《断背山》是一个经典,像对《云图》第二部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人类开始有了真切的感情寻找,反抗社会舆论与原始伦理,而去满足自我感觉的归宿,达到自我的感性自足。当然现在社会中也有很多很多真实的同志,和许多虚假的同志,我们应该为那些敢于遵循自己内心追求的人表示敬佩,而对于那些轻浮者、玩弄感情者及三心二意、不去慎终如始者,如果没有走进过他们的世界,那就尽量规避。赞同者认为,无论同性恋或是异性恋,我们在认知体系上应该处于对等状态。现在,先不谈伦理孤独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了(在小说中可能会涉及,蒋勋的《孤独六讲》中专门讲过)。记得陈丹青说过,如果你和我谈朋友,谈爱情或是其他东西,他可以和你说个滔滔不绝;但是你如果和他谈起来为什么,你和他谈起孤独来,他可能会语塞,他可能要思考很多,这时候你们之间的交流已经是真正朋友间的交流了(现在想起和马石庄教授那次提问,刚开始就涉及到解构主义这种深刻的东西(解构主义,必然是对对象的层层解构其内在含义,像递归函数一样析出很多哲学上的本质问题;其他人提的问题是人生什么最重要,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这种宽泛肤浅的问题,马教授几句话就解决了,顺带还可以洋溢很多思想与词藻),我们没有相同的经历,甚至我们没有相同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们不会直接开始成为朋友进行这些深刻的交谈的,他必然会对我搪塞,说我是什么未来的哲学家,让我们在后面讨论(其实后来他也没有讨论),只是给我和他一个好的下台方式。(这也算体现出来,马教授的历世经验丰富))。可以看见,关于孤独,如同死亡(儒家是逃避谈论孤独与死亡的),一直是人类关心的话题,但是却一直迷惑与努力理解的东西。情感的发泄方式与生活的积累有关,让自己的感情出口有了不同的方式(有些甚至奇特)。这类东西,我们必然要学会,我以前也说过自己的这方面的思考。电影,特别是心灵治疗类的,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是本质上自己去解决掉,就有要自己思考透彻。
而人的变态心理,及其对别人做出的各种伤害,更多与他生活的经历有关,就像我以前说的,在时间的魔法下,我们不能确定现在的事情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甚至你现在的苦难会让未来的你微笑,又或许让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终生恐惧。《电锯惊魂》系列(我没看过),还有那些考量其他恋人爱情忠贞的电影(看过一两部),讲的就是人的心理复杂性的残酷报复。本质上也是缺少一种正确的感情释放方式。
关于机器人及克隆人方面,主要是软科幻讨论的。在《云图》、《Gattaca》、《阿凡达》,都讨论到了当人类在探索外太空或是创造新的物种时,对于新种生物或是存在,我们该如何定义(就是克隆的动植物与我们遇到的外星生物,我们对它们侵略或是奴役,根本上把他们当做资源或是工具,存在地位一直低于人类;还是保持万物平等的思想,给予它们保护或是至少不去掠夺他们资源,危害他们的生存)。而现实,人类社会上的种族或是性别歧视一直存在的,特别在美国对有色人种的分类,即不同环境下对不同肤色人的对待。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而非包含妇女与奴隶的;美国的民主是“钱权”的民主,而不包含退伍军人,妓女,沦落孤儿。基督说“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同菜蔬一样。惟独肉带着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们不可吃。”;伊斯兰教,规定死者的父母及亲属(包括子女、弟兄和姐妹)和具有结盟关系的人均有继承其财产的权利,但即使男女在安拉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女子原则上只能获得男子应得分额的一半。相对佛教较为理想的,因为佛说万物皆有灵性,一直信奉众生平等。我虽不信佛教,但是我相信存在的便应平等的,我们不可奴役,而换取自我利益。再到《云图》中的克隆人、《Gattaca》的不完善生命体、《阿凡达》中的潘多娜星球居民,他们都是不平等对待的对象。同样的问题,我们圈养家畜,然后夺他们命,食他们肉,也有些违背平等性,佛教不食肉,却食植物之果(相当于动物的受精卵),本质都是一样的。我曾想过这是自然法则,不容改变,但是这一直是一种搁置的方法。现在世界上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式,就是我们通过某种协定来实现动物、植物等各种生物及其他资源关系的共生现象:我们人类可以去保证某种物种的存在然后去大量繁殖这种物种以供人类食用(但当人类依照自己的需求去修改这种物种的基因,则是对这种物种的不公)。或许,真的不需要想这么多,让一切自然发展,自然进化吧,控制好自己物种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其他物种便不去考虑其生存状态了,因为总是弱肉强食,总会有物种淘汰,让一切顺从自然,自生自灭吧(就像最好的保护,是不干涉,让其拥有自由性;最爱的方式,并不是溺爱,而是让他自然地成长)。
哲学。如果从本质上讲,我们的任何行为,在最初开的时候便有了目的性。同时我们在出现各种焦虑或是矛盾时,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性与行动的不一致,及我们内心不快的感觉缺少方法解决。还有的便是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意义的迷茫,人生定位的缺失,导致自己一直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为自己真正喜好的,而陷入了无限的痛苦,用1900(《海上钢琴师》)的话说,如果离开船,他将迷茫,不会选择,如果只是在船上,世界就是那么大,每天的生活就是那么简单,于是自己在有限的钢琴键上去畅想,享受。
人类的外在感知性。自从人类出生,便开始感知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五官获得信息(视觉信息达到50%以上),我们“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哈姆雷特),却一直在“缸中之脑”的怀疑中。像《黑客帝国》、《盗梦空间》、《异次元骇客》,人们正是在怀疑生活世界的真实性,而发现他们的世界是被母体控制、一个梦境、大型计算机模拟的。像《楚门的世界》,人类一直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边缘,所以热爱旅游发现新的环境,或者是热衷宇宙探索发现宇宙边缘。而一个人,也是希望能够走到世界的尽头,像楚门一样,我也想过有一天站在阿根廷的国土上。这其中,有好奇心,也有领地的征服感,还有对于外在不可知的恐惧。然而正是这种探索心理,让我们的科技呈指数增长,让我们的生活越加便捷与舒服。
人们的内在追求。人类对于自我需求,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包括存在的意义,自己努力的原因。在渺渺宇宙,我们短暂的一生,存在过的时空在整个宇宙的演化中是那样微渺;同时我们也在感叹,一个时代的巨人,会将人类漫溯的时空放大级数倍(如,万有引力定理让人类离开了地球表面,核能的发现及渐完善的使用技术大大延长人类的能源消耗时间)。如果说,存在意义的度量是在时空跨度的笛卡儿积,但是这种度量却是很乏味的。存在主义者说,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能力存在者感知、认识、判断、利用的本源。他们认为存在在被感知中而具有了价值,存在的意义在于个体性,而非集体性。
像我以前解释善是什么一样(善就是你的所有行为能够在自我解释体系中得到完满),去相信的那些存在不是通过看到的、听到的等五官所感,而是自我解释体系中开始的选择,经历不断去佐证充实着它。
我所坚信的是存在因其所具有的唯一性,而具有了存在意义(反过来,正是你的唯一性而被其他存在感知,同时这种唯一性因为你的特有而不是一种空泛、肆意的标签(像称什么神、什么霸之类的));当失去这种唯一性,便只是芸芸众生的种族延续工具。如果我们坚信消极的叔本华的观点,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种族延续,进行自主性探索,而非人云亦云式的努力生殖过程,可能为整个家族、民族、国家带来更大的革命与进步。但是依据存在—感知间的关系,本体性或是个体性更显得重要。
最终,我们讨论的是人的内心最本质的需求(一般在一个人的世界,去建立一个自我臆想的宇宙,寻找到自己的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价值,自我存在性与唯一性的,然后再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我认为人的存在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安全(包括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未来安全),当然生殖是未来安全(大视野下,等价于家族安全、民族安全、国家安全、种族安全,这个阶段的人类需求也处于叔本华对人类的定义存在的目的是种族延续),当然发展科技是以促进人类安全为目的,却总会危害人类安全(我们创造科技为了催化未来与简洁我们的生活,但是另一种意义上科技加速了未来的到来,加速了种族文明的进程。)。第二阶段是证明(证明自我存在,证明现实与感官的意义,(当然用马哲翻译就是解释存在即合理的原因),发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及种族存在的目的,并为之做出应有的促进作用),或者说是自我证明,证明的目的很简单,就像自己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改革或是做出了一个举世的革命(无论哪一方面),自己在瞑目之前不会感到虚度人生。当然,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天赋,我们能够为向美好世界的发展作出一定的推进性贡献,自己也可以安心了。
我们需要寻求的本质是自我解释体系下自我状态的一个圆满,在自己能够做到,自己有能力做到一些事情的过程中,去坚持与奋斗,最终自己获得了自己想要实现的目的,或者说至少自己尝试过,自己靠近了那个美好的状态,也就是问心无愧。这也算是达到了一种完满的理想状态。
生与死,对于一个完全看透生活的人来说只是两个完全相等的选择。生,可以得到的东西他已经品味够了,在他废寝忘食的完成自己的创作之后(还记在他奋笔疾书时候桌子上的生蛆的面包么),像他在死之前说的,看最后的夕阳,抽最后一根烟,看到他爱的人都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美丽,他已经完整的活过了,没有遗憾。死,可以给他一个将这一切都变成永恒的机会,他会留着自己的记忆完成美丽的蜕变。看完他的自杀之后我想到死原来也可以是美好的,这也许也是导演想给观者留下的感觉。
当把人的一生看做是沧海之一粟,恒久宇宙中划过的流星一样的转瞬即逝的东西,他的生命价值就被体现的大了很多,对死亡的观点可能也是导演在整个轮回中希望下笔诠释的一点,让他自杀这一幕就是一个完整的诠释。
——摘自《云图》(第二个故事)影评
电影对你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就我而言,电影对我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很大。思想上,深受《黑客帝国》、《楚门的世界》、《云图》影响,让我沿袭了在大一时期的全面怀疑过程,并从诗歌、哲学上面理解我们的世界,但自己没有成为海子铸成他殷切渴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诗歌帝国:西起尼罗河,东达太平洋,北至蒙古高原,南抵印度次大陆;自己现在也没有完全完成自己的哲学体系->但是至少自己形成了敢于怀疑,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自己以后敢于行动。从《幻城》,到《香水》,告诉我们行动力,能够为一个固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即使采取极端的手段。再到实现的代价与交流性,我们要在自己行动之前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评价,细化到自己可以行动的细节,同时在坚持过程中需要理解你的人,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做着孤独的“无意义”的事,能够使自己减少受到的漫藐的打击。再到自我坚持,反思我自己,从大学时期在认为自己要坚持某种纯性,就应该拒绝好多复杂的关系,当然自己的内心很痛苦,但是知道这是一条已经选择的路,自己筹划过最理想的路了。现在自己努力能够做到泰然处之,让一切自然发展,是最好不过了。
很多年以后,我站在竖立着一块炼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国,面朝臣服于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嚣,面朝天空的霰雪鸟,泪流满面。——这是幻城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正如我说的,我一直是自己的王,但总受到保护,如同卡索获得樱空释的爱,所以想去坚守,想与生命抗争,打破渊姬的主宰,去自由地快乐地飞翔。我感谢这个自由的世界与袮,让我看到希望,让我不断突破生命与存在的极限。
——摘自以前的说说
信仰与那些美好的纯粹的东西,需要自我在生活中坚持的,并对自我反思与约束,而不是简单的口号和没有生产力的梦想。而那些创造力与行动力正是坚持而来的直觉(或叫敏锐的未雨绸缪)与习惯压迫自己实践的。
——摘自前几天的说说
Q:“No matter what you do, it will never amount to anything more than a single drop in the limitless ocean!”A:“What is an ocean, but multiple of drops? ”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在人类宏大的历史和空间的范围里,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些不计其数的微小的善的信念,使得人性的种子即使在最险恶的环境中,仍能够得以保存,经过时空的洗礼,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某个世界,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辉。
——摘自《云图》影评
———完———
Copyright @ 2022 - 2023 GNSS-X. All Rights Reserved. Mapoet 版权所有.
GNSS-X 津ICP备2022000796号-1 | 津公网安备 12011602001056